国际产业分工角度下中美贸易战的近期损失与长期影响
远望智库特约专家 佟京昊
与很多人的预期不同,这次中美贸易战在提调门、秀肌肉后,双方并没有迅速降温,回到谈判桌前寻求妥协,反而进一步升级,大有将“贸易战”变成“持久战”的架势。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果将“贸易战”持续进行下去,必然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也会现实的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目前,对“贸易战”评论的文字很多,但大都就事论事,以中美贸易顺差作为出发点,看待贸易战的成因。我认为,仅以贸易角度的得失预测中美贸易战的走向,这明显是不够的。要判断贸易战未来的走向与发展,首先要更深层次的认识中美矛盾的本质,并且分析出双方贸易战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胜利期待,才好对未来走向做出客观判断。
一、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国际产业分工地位之争
几年前,我在几个朋友协助下写过一个文章从世界产业分工角度谈“中等收入陷阱”问题,那时学界一般从国家内部发展阶段的角度分析“中等收入陷阱”,而我们认为“中等收入”本身就是一个以国际范围而论的相对概念,所以我们从国际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在国际产业分工角度看,是一个国家追求国际产业分工向上调整时遭遇的必然阻力。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国际产业分工是呈金字塔结构,越往上的就业岗位价值越高,但是数量越少。虽然塔尖就那么一点儿,但塔尖的存在是以庞大的塔基为基础的。谁都想当塔尖,但当塔尖就要保证有足够量的塔基作为基础。所以,当本来在塔基部分的国家向塔尖前进时,必然会受到来自塔尖国家的阻挠,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外因问题。我认为这同时也是当前“中美贸易战”最主要的诱因。换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克服中美贸易战的阻挠,选择妥协,那么很可能就此坠入“中等收入陷阱”。
大家应该注意到这次“中美贸易战”谈判中美方对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很重视,明确要求我们放弃,甚至超过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关注。按说这个战略是我们国家内部的战略,和美国没什么关系。“中国制造2025”这个战略主要是提升我国工业体系能力的,实现了,按说可以向包括美国人民在内世界人民提供更廉价、更先进的工业产品,有什么不好么?美国人反对,就是因为这其中有些工作是美国人要留给自己干的。这方面,美国自己走过弯路。21世纪初,美国曾奉行“后工业化”战略,美国的金融业异军突起使小布什政府认为美国可以不再依靠工业,取得国家发展,但是随后的次贷危机给了美国当头棒喝。奥巴马政府因此明确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但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不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体系,换言之,虽然美国不能完全脱离工业挤到金融业这个世界产业分工的金字塔塔尖上去,那美国也不想做塔基,它只做靠近塔尖的那最高价值的工业领域,也就是世界工业体系的创新和集成领域。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推行的工业互联网和TPP协议,其实都贯彻了这种企图固化国际产业分工的意图。而我们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不同的,我们是个人口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摆明了不可能全往塔尖上挤,但我们也要持续发展。所以我们不只有创新驱动,也有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甚至还有乡村振兴战略,当然也包括我一直研究的军民融合战略,共同组成一个国家发展战略体系。这里特别要说明的就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各地要根据本身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不同的核心产业,又要各地区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共同发展。这个战略的效果之一就是我们国家内部可以形成一个覆盖塔顶到塔基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可以在各阶段参与国际合作。最理想的话,我们可以利用现在智能化工业革命机遇构建一个更加协调有序,更先进的金字塔把世界产业分工的金字塔通过合作融合起来,而中国制造2025就是推进此事的。但是这件事,美国认为明显伤害了他的利益,因为美国占的是世界产业分工的塔尖,需要足够的塔基支撑,都像中国这么搞,它就得从塔尖上掉下来。在奥巴马时代,类似TPP协议等举措都是在和中国抢工业合作伙伴,希望把中国孤立起来。但到了特朗普,他觉得这么抢的办法不好,最终也未必抢的过,还是直接让中国放弃最好。所以就搞了贸易战,并且配合贸易战把南海、台湾问题都搞起来,目的就是让中国放弃自身产业升级计划,老老实实给他做塔基。
美国有这种想法也正常,因为它曾经用类似办法取得过成功,战后的日本历经几十年快速发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工业顶层领域跟美国竞争了,那时世界产业分工的金字塔尖还没现在这么挤,很多发展中国家还确实很落后,没能力向塔尖前进。但美国还是用“广场协议”等一系列手段迫使日本屈服,最终使日本一直处于替美国抬轿子的地位发展至今。因此,美国自然会想故计重施,那么中国会屈服么?
二、中美贸易战双方的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上述分析说明的是这次中美贸易战,双方为什么持续到现在。都不肯轻易让步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次中美贸易战,根本就不是所谓的贸易争端,而是美国以贸易争端为名挑起的中美战略冲突,其目的是让中国放弃挑战美国全球产业分工领导者地位的企图。
而要考虑贸易战最终胜负和走向,就需要对双方在贸易战的得失和承受能力有比较清晰、客观的认识。如果仅就损失而言,只要贸易战持续,无论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应该说中方损失肯定是大于美方的。而导致这种结果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综合国力差距。中国的市场虽然大,但对美国而言主要是农业等低端产品市场,虽然美国国内会有些群体受冲击较大,但是不会动摇美国经济的根本。而美国对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高端市场,很多企业就是仰赖美国的订单发展,特别是一些专为美国企业做配套的企业,贸易战会直接打击企业的生存。而且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顺差确实代表着贸易不平衡,提供给了特朗普政府更大的打击范围以供选择,中国进口美国商品有限,能够报复的范围自然有限。这也是当前600亿对2000亿的根本原因。
此外,现在的国际形势与中美建交时也有了本质的变化,美国不再需要中国合作制衡苏联。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亿近三十年,我们基本没有其它手段制衡它,换言之,除了摘掉了道德高地这一伪善面具外,美国的间接利益受影响很小。而美国可以进一步在贸易战之外打击中国利益的领域却很多: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都是它的筹码。美国也正在利用这些筹码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仅就利益得失分析,贸易战对中国的利益损害,就目前看,无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要比对美国大的多。
三、美方会得逞么?
对于贸易战的后续发展,我的看法是,虽然这次贸易战怎么看中国都要损失更大,但是中国决不能对美做本质性让步,而且时间对我们是有利的。
首先要清楚,美方虽然因贸易战受到的直接损失较小,但只要贸易战持续,就没有能从贸易中获利的一方,也就是所谓的两败俱伤。这显然不是贸易战发起方美国追求的。美方追求的目标是让中国屈服。而对中国而言,贸易战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但是如果屈服了,我们损失掉的将是长远发展的战略机遇,国家也会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停滞不前,内乱频生。所以,作为贸易战的被动参战方,中国根本没有主动停止贸易战的选项,只能是两害相比选其轻。
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对待贸易战,如果中国能够不气馁、不妥协,完全可以比美国更好的应对贸易战带来的挑战。如前所述,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可能会使国内的一些企业丢掉美国市场,但是这种被动的由合作者向竞争者的转变,也会倒逼一部分企业能沉下心来,做强自身核心能力。肯定会有企业因此关闭,但也会有企业借此做强核心能力,甚至实现由配套向集成过渡。这就对于我国整体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是有利的。这是因为,美国在世界产业分工的顶层虽然价值高,但是对塔基的依赖性会更大,也就是其产业体系自我保障能力较差,它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更依赖。而我国的产业体系更完善,如果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协调,就会有稳固的基础,能经受得住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我国消费人口远比美国大的多,能够给国家产业体系形成基础的发展条件。特别是现在我国不断推行“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大型区域合作项目,也有了“亚投行”、“上合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合作平台,虽然看似都是“穷朋友”间的互帮互助。但是这种塔基间的合作,经济发展的稳固性更好,换言之,没了现在的塔尖,只要塔基够大,完全可以逐步发展出新的塔尖。中国通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从为这些国家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芯片、汽车、制造装备、智能装备、信息化设计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在实现持续发展的共同诉求的同时,通过在新兴市场的广泛应用,以量变促质变,最终实现在工业和科技创新最前沿的领先也是一条完全可行的道路。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贸易战甚至可以说是有利于以我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构成。而反观美国,虽然其遭受的直接损失要小于我国,但只要贸易战持续,他就不可能获利,而其单边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终打击的却是其赖以生存的现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看,无异于“挥刀自宫”。虽然,美国也有很多西方盟友,但它的这些盟友们基本也都位于全球产业金子塔上端,如果他们支持美国开展对华长期贸易战,最终很可能会被美国固定在其产业金字塔底部。因此即使在西方世界,也只有欠缺经济常识和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才会支持美国持续对华开展贸易战。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战在我看来,是由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工业化崛起对世界产业分工产生了巨大冲击造成的。美国除于捍卫既得利益的目的,想迫使中国放弃进一步发展也就是继续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但是美国这种企图是建立于其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理念上的,剥夺的是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最终也很难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这也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一种体现。因此,从长远看,中美贸易战只要中国不屈服,做好自身发展工作,很可能最终将以美国放弃贸易战,草草收场。
但是,也要看到,中美贸易战中方损失是巨大的,而自身的发展问题也是艰巨和复杂的。所以中方是不是能扛得住外界压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影响贸易战最终结果的关键。从目前看,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激发创新和推进国企改革,这两件事情都是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的关键,也面临着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源于传统发展下既得利益群体的阻碍,也涉及所谓的“后发劣势”问题,具体下次再讨论。 (本文为作者在远望智库内部沙龙发言稿)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 反卫星 |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